小小的色素痣,摩擦摩擦竟然会变成恶性肿瘤,这是真的吗?
西京医院张海龙医生表示,色素痣受到外伤、反复摩擦或者长时间暴晒,确实存在癌变风险。相关研究表明,黑色素瘤与紫外线照射、过度日晒、结构不良痣恶变、遗传、外伤、内分泌异常、化学致癌物及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减退等有关。
临床上判断痣是否为恶性常用的是“ABCDE”原则,如果发现痣的形状通常不对称、边界模糊且不规则、直径较大、颜色分布不均匀、短时间内有比较大变化,就要提高警惕,及时就医。
在中国,手、足部位的肢端黑色素瘤发病率占一半左右,其他经常被摩擦的部位如肘部、头皮、外阴等处的痣也易恶变。张海龙介绍,如果指(趾)甲下的皮肤出现“黑线”,且色素范围迅速扩大或侵及甲外皮肤,也可能是黑色素瘤。
除了特殊部位要密切观察以外,定期皮肤检查也至关重要。定期的皮肤检查对发现可治愈的早期黑色素瘤至关重要。如果有黑色素瘤病史或家族史以及有发育异常的痣,应每月自查一次,并请专业医生规律地检查皮肤。检查频率依危险因素分级而定,推荐高危患病者每年检查4次。
内容转自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